项卫中:
在绿色建筑设计中,大家通常对是否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问题不是很确定。这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造价很高。国外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是因为减排标准无法达到,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二氧化碳的控制要求,所以不是很好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。如果有了二氧化碳的控制要求,是否采用光伏发电等措施就应该由是否满足排放标准来确定了。

林朗,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任建筑师
林朗:
现在绿色建筑的市场很大,今天早上新闻中说国内一家光伏企业破产了,这说明虽然宏观愿望仍然存在,但在微观运行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。比如海南,不管条件是否成熟,当地规定一定要做太阳能热水,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并不划算,但是也一定要做,这就是一个政策的导向问题。我觉得国家的这种政策导向一刀切的情况很严重,并没有能够真正实事求是的分析到具体的案例。

王红,北京建都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副总
王红:
关于太阳能我也有一个体会,其实有时候太阳能产品用起来并不是特别节能,比如在过度季节,夏天用到的水在过度季节或者冬天的时候还需要用电补偿一下,你可能觉得它是节水了,但是实际上它也费电了。夏天的时候你觉得它是节电了,但其实是又费水了。因为太阳能在非常热的情况下水是不能保存很长时间的。

颜志敏,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审查咨询所暖通总工、审图专家
颜志敏:
我虽然不是给排水专业设计师,但是我和你也有同感。因为现在强制实行住宅12层以下必须使用太阳能,以前住宅洗浴水基本都用然气,而现在洗浴水用太阳能,辅助热源为电。电相对然气是高品位的能源,认为用电是不十分合理的。
另外,大家刚才谈到绿色建筑,目前项目设计,方案一旦确定下来,甲方就催设计师出图,水、暖、电设计师的设计时间更紧。也没那么多时间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较,项目应根据当地的能源情况确定冷热源,优化设计,出好作品。
倪斗:
国内目前欠缺的是规划设计,好多不合理的地方是由规划造成的。然后我们建筑师只能研究单体建筑,暖通设计师在我们单体建筑方案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,在这个框架下面去做就不会有突破。
项卫中:
我觉得在绿色建筑建设中各专业各专业互动会有很大的增加。各个专业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就会有比更深的介入。
邓烨:
其实不仅是对暖通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首当其冲的是对建筑业提出了高要求,比如刚才大家提到的被动建筑问题。

王哲,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工程设计部副总建筑师
王哲:
感觉这个项目太阳能光伏电板的面积明显不足,满足整栋建筑的能耗,要求太阳能光伏电板的面积很大,目前平板铺设的效率也会降低,如果提高效率,太阳能光伏电板必须成一定的角度,所以说这个太阳能的使用效率并不是太高。
刘昕晔:
因为太阳能发电本身是一个低能效比的发电方式,所以它要求面积相对非常大。
颜志敏:
这个建筑有些理想化,所以我刚才发言的时候有一句话,就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结合建筑的设计,体现建筑和设备的实用功能,每项技术都有优点,但要看如何去使用它,用得好就是优点,用得不好就不是一个好技术。
项卫中:
建筑设计出来一定是要适合当地的气象条件。
颜志敏:
首先要把周边的情况、气象资料都了解清楚,根据这些情况来选用设计方案,这才是最切合实际的,而不是新技术的堆砌。
倪斗:
我觉得建筑师还是很重要的,因为建筑师这样是组织、设计方案的人,在项目设计前期阶段,策划的时候如何策划绿色设计定位是很重要的。
畅言网编辑:
接下来我们请墨臣的副总建筑师王哲先生发言,王总还专程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一个关于绿色建筑的视频短片,随后也请他也给大家展示一下。
王哲:
我们公司是从2009年开始接触绿色建筑的,当时主要是和天津中新生态城合作,之后在北京也做了一些,先后做了5个项目。目前还要有几个项目希望申报一下绿色建筑标识,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申报。
我们希望绿色建筑应该是一种常态,它不是一种技术,而是一种态度。实际上我们现在比较希望更多的是推崇,不管是政府的政策激励也好,还是甲方的投入也好,实际上等于说从建筑师最初做方案开始就要做到绿色建筑,而不是因为建筑要做绿色而去做绿色。
(结合视频)这是给某个项目做的照明设计,全是用废塑料等可回收材料做的,给北京做的景观城市照明的一个方案。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绿色建筑,也是在生态城做的第一个项目,是新建加改造的办公楼。后续的这个项目就是刚才提到的获奖项目,是万拓住宅区的一个会所,建筑面积1000平米,建筑方案一直到室内设计全部是墨臣来完成的。这个项目从零碳到零能耗到低能耗是一个尝试。最终项目目标定为零能耗,为实现这一目标,难度很高,同时也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,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接近这一目标,我们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各项技术的实现,并使之充分的发挥作用。在设计最初的体块推敲阶段,由于该项目用地十分紧张,因此为建筑提供能源的所需的大量光伏发电板需设置在屋顶之上。考虑到场地的限制、周围建筑日照的遮挡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布置光伏发电板,并且兼顾保温对体形系数的要求,最终建筑形体的确定由理性的设计方式推导而出,而并非出于造型上特殊要求。
倪斗:
您觉得零能耗的概念是否不可取?
王哲:
是这样的,有可能目标是零能耗,但实际运行中目前有可能是低能耗的概念。目标上定义的是零碳,考虑排放方面的问题,零碳的概念有好多就是有虚的概念,目前根本达不到。
零能耗就是所有能源自给自足,现在我们有风力发电,有太阳能光伏,而且在室外做了大片的太阳能光伏,然后就做了一些储存设备,就是太阳能储存的概念。
像现在我们在报中关村做软件园就是这样的,等于是在中关村只要你做了节能建筑,不管申报哪个星级,都有相应的补贴。
倪斗:
还有一个问题我想提一下,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,作为建筑师、项目专家,我们在做绿色建筑方案的时候用哪些软件做辅助设计,因为好多设计规范条款都是需要通过软件计算的。
软件的应用在节能设计上用得比较多,我去深圳、广东等地方做节能检查,这些地方是冬暖地区,用软件用得特别多,主要是软件进行权衡计算就能全部通过,达到节能标准。他们普遍用软件,用得有些过多了,反而降低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。
软件计算等于是用项目的优点去弥补项目的缺点,作为商品房来讲,可能是西北角的那个户型最差,它可能达不到标准,而东南角的户型能达到标准,然后经过软件的权衡判断,整栋大楼是符合要求的。这种方法其实不好,因为降低了商品房的户户均好性。
项卫中:
现代建筑变得越来越复杂,绿色建筑对环境设计,节能设计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。建筑师是整个建筑设计的灵魂。建筑师工作量非常大,事无具细。我建议建筑师要把一些事交给专家去做,这样就解放出来了。设计过程中要采用更多的分析技术,方案的确定应该尽可能多地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。只有定量分析才能比较好的确定一个方案是否合理,经济。
|